南财快评:“苏拉”来袭,做细做实台风灾害防范工作极为必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詹承豫
2023-09-01 16:49

詹承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据最新气象预报,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将在广东登陆。“苏拉”风力大、威力强、影响范围广,引发严重灾害的风险极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剧烈导致极端灾害频发,世界各地受极端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增加。广东省海岸线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因此做细做实台风灾害防范工作极为必要。

8月31日晚,广东省召开防台风工作部署会,指出要打通“最后一公里”,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确保防御工作全面落实到位,紧盯台风发展动向,加大预测预报预警频次,不断提高防御部署科学性、精准性、灵敏性;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之百”,坚决彻底做好涉险人员转移工作,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宁可“十防九空”,不存半点侥幸。

面对超强台风“苏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深化灾害防御工作,做细做实,积极落实相关部门的部署。

第一,要高度重视跨区域的应急协同联动机制建设。超强台风“苏拉”造成的灾害影响一定是跨区域的,因此要以城市群为单位提升协同能力。大湾区城市人口密度高、产业集聚,更要提前细化跨区域协调联动方案,做实跨区域信息共享、方案协调等应急协作机制,提升区域整体灾害防御能力。

第二,要高度重视各类救援和应急管理人员的自身安全保障。灾害应对中,各类救援和应急管理人员在灾情排查、人员疏散转移、搜索救援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人身安全也面临更大的风险威胁。因此,应当引导各级各类救援和应急管理人员,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提供有力的安全保护手段,最大限度避免救援人员伤亡与牺牲。

第三,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盲点。以往台风及特大暴雨等灾害中,常常集中领导力量与应急资源应对高风险地区的抢险救灾工作,在一些通常认为属于非重点风险区域却出现较大的伤亡损失。因此,风险排查及应急管理工作应重视风险盲点,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风险意识,对本区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做出细致安排。

从长远来看,在当前全球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背景下,各沿海城市都应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应急能力,防范各类海洋气象灾害风险。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的巨灾防范体系和能力建设。如推动跨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强化风险信息与应急资源的区域共享;制定和完善巨灾应对的应急预案,细化明确巨灾情景的应急措施;健全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减少巨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其次,深化极端情景下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能力建设。包括做好台风、暴雨等灾害防御应对的基础设施部署,进一步完善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面向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灾害情景,适度超前做好防灾减灾能力储备,形成极端冲击下的韧性能力。

最后,还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引导公民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与防灾意识。推动应急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运用新兴技术手段赋能防灾减灾教育,应用情景模拟、灾害推演等方法,通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等提升公民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作者:詹承豫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