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 记者独家了解到,近期国家发改委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地方做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专项债项目准备工作。
通知提出,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统筹考虑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资金需求,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各地要在10月底前将一批符合条件、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录入重大项目库,确保这批项目具备尽快开工建设的条件。
各地需将明年上半年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国家发改委,报送内容包括:
1.拟申请明年专项债券、已录入重大项目库的储备项目总体情况,包括项目数量、总投资、拟申请专项债券规模等。
2.拟申请明年专项债券储备项目中在建项目情况,关注项目数量、总投资、拟申请专项债券规模等。
3.拟新开工项目除了关注以上内容外,还关注完成所有审批手续,完成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施工许可审批手续,仅完成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开工前准备工作的情况。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报道,国家发改委7月初向地方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地方专项债项目前期工作。(独家|监管要求储备2022年专项债项目,拟投向9大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工作较往年提前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有利于避免因专项债项目绩效管理趋严、合格项目储备不足等导致发行进度偏慢、投资拉动不及时等问题。
通知还要求,在已反馈的2021年专项债准备清单中拟发行专项债券确定实施的项目,要抓紧完成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并于8月26日前报送国家发改委,报送内容和前述内容类似。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要求,省级发改委要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库,梳理摸排2019年和2020年各领域专项债券项目安排、项目开工和资金使用情况。
通知要求,要抓紧组织对各领域专项债券项目开展“回头看”,形成“回头看”专题报告,包括本地区2019年和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情况、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本地区专项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建立和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下一步工作考虑和有关意见建议等。
其中,对于专项债券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未开工、专项债券资金闲置、项目建设进度慢等问题,要督促各方加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力度,对存在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专项债于2015年首度发行,当年发行1000亿。此后规模陆续增加,2019年扩张到2.15万亿,2020年发行量达到3.75万亿创出新高。今年略有回落,但额度仍有3.65万亿。
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对稳投资、稳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近期,多个省份的审计报告显示,专项债使用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闲置以及投向不合规等方面。投向方面甚至出现了发放工资、差旅费及购买理财等问题。
为规范专项债管理,财政部今年已陆续印发专项债穿透管理办法、专项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对专项债的监管。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也要求,地方人大要加强专项债务项目的科学性审查。
今年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各地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883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287亿元,专项债券13546亿元。一般债发行进度达到64%,但专项债发行进度仅37%。相比而言,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
展望看,下半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有助于稳定下半基建投资增速。
(作者:杨志锦 编辑:曾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