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参产量世界第一,产值却不敌韩国一家企业?中药崛起须跨“三道坎”

21新健康见习记者 武瑛港 2021-08-05 21:18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品牌可以与韩国高丽参品牌“正官庄”相抗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吉林报道 “百草之王”人参正面临多重发展困境。

近日在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时,人参对重症患者救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救治时,西医上了呼吸机,但患者血氧饱和度上不去,就用独参汤等进行治疗,最大用到100克人参,煎煮后让患者一天内服用,有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开始逐渐稳定并缓慢上升,2-3天后血氧饱和度基本达标,再稳定2-3天就可以摘掉呼吸机。

据了解,人参功效广泛,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目前,我国人参产量世界第一。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统计,目前全球人参产量在8万吨左右,我国与韩国是世界主要的鲜参产出国,占世界总量的90%左右。另据Statista的数据,2019年,韩国人参产量达到25110吨。东北三省是中国人参主产区,占比超90%,综合吉林、辽宁、黑龙江统计年鉴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人参产量合计达4.6万吨以上。

虽然我国人参产量第一,也有近2万家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的涉参企业,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人参品牌可以与韩国高丽参品牌“正官庄”相抗衡。

据报道,2010年正官庄年收入达120亿元,2017年正官庄销售额同比2016年增长300%以上。若将正官庄2016年收销售额按120亿元来算,那么2017年其全球销售额就达480亿元。

而目前中国人参产值才超过500亿元。在“人参之乡”吉林通化,据官方消息,2020年通化人参产业总产值达285亿元,占吉林省人参产业产值的50%以上,比“十二五”末期增长114%。而吉林约占全国总产量逾80%。

澳洋集团副总裁姚建国表示,人参是百草之王,但是一直没有看到其风采,还远远落后于韩国的正官庄,没有真正研发,去把人参产业推向顶峰。益盛药业董事长张益胜也表示:“国际市场上,中国人参价格远低于韩国人参,我们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生态环境的代价,却高得难以想象。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人参产业结构散乱、产业链不完整,导致上中下游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与支撑。科技、资本、政策等各方面资源难以有序注入。”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在论坛中分析称,中药材质量关乎中药未来发展命运、关乎民众用药安全,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膨大剂等造成中药质量下降,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人参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中药大产品,一定要产业深度融合才能做好,要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性,知道人参的核心价值、到底有什么用、如何保证品质,以及解决单一标准的问题。

人参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也是整个中医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保证中药材质量、如何用客观证据证明其有效性、行业如何进行多维度创新,是中医药行业正面临的三大问题。

中药质量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如何保证人参质量是全产业正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人员曾发文分析,土地资源日渐稀少,新的人参生产模式亟需集成和建立。目前一些栽培技术措施缺乏科学性,需要继续研究;有机农药使用量仍然很大,导致大量农药残留。

其实不只是人参,根据中国药品蓝皮书信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存在掺伪掺杂、染色及增重、过度硫熏、虫蛀霉变、炮制不规范等质量问题。

据调查,染色造假目的往往是为了掩盖掺伪、质劣、霉变、增重、“抢青”采收或提取后返市再利用等,以便于改善外观,增加卖相。增重多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冬虫夏草、红参、西洋参、海马、海龙等,常见的增重行为有:土鳖虫喂入大量泥沙和饲料;全蝎腹内灌注泥沙或加过量矾水浸制;水蛭、海马体内注胶;前些年红参过度掺糖增重等。

孙晓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中药材质量背后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单一标准,二是没有实现优质优价。

对于单一标准问题,孙晓波分析,中药材单一质量标准多,系统质量标准少,若按照单一标准,部分中药材不合理使用化肥或者缩短生长年限后,某个成分依然可以达标,能够进入市场,但是其整体质量和效果会受到影响。

单一标准背后原因是缺乏基础研究,导致没有找到可用的、足够的证据作为标准,没有把更多中药材质量相关指标、疗效相关指标融入并制定一个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

而基础研究需要政府进一步投入,因为企业的投入重点一般落在应用研究,且国内中药饮片企业、中药材种植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利润空间不高,资本积累不够,让企业投入经费到基础研究中不太现实,如果国家或者各地区相关部门能够拿出一小部分费用投入到中药材质量研究中,将对中药行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对于优质优价问题,孙晓波分析,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还没有实现优质优价,比如两年生和五年生的黄芪,价格差距并不大,这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质量较差的中药材也能卖出去,质量较高的药材企业就没有了生产积极性。

而优质优价的机制同样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比如给中药材分质量等级,给每一等级制定合理的价格区间,以及鼓励部分大型公立医院采购质量较优的中药材,对质量合格的中药材进行医保支付等。同时也需要相关行业主体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以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如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创立的中药材“三无一全”品牌——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超标、无公害、全程可追溯,“三无”保证质量合格,“一全”让企业充分承担责任。

要有客观证据,证明中药有效

除了质量,如何证明中药有效性同样是重要问题,如人参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仍未彻底阐明,以人参为基源的创新药物研发仍存在障碍。人参功效广泛,目前有关人参皂苷等小分子研究很多,也取得很多成果,但现有研究似乎还不能完全解释人参所具有的广泛临床疗效。

孙晓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如何拿出更多证据证明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如何让不懂中医的人、非中药行业人士能看到中药的有效性,这是行业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有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的完整证据链。

孙晓波分析,中药有效性和效果强度都可以通过循证医学逐步完成,虽然中药是多种药组成的复方,但剂型和化药相同,因此可以以片剂、胶囊等为单位,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接着研究有效性强度。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相应中药中有多少成分、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哪些有害,来进一步优化。

“中医药有效性早已被历史所确定。这里谈的有效性,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研究,获取更多有效性客观证据,进一步完善传统中医药有效性的证据链,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合理使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孙晓波说道。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也曾发布文章称,用科学研究数据和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明确中医药的优势和价值,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医药事业越是发展,生产高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就越来越重要。当前,中医药循证评价研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孙晓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进行有效性研究的企业还不多,背后有很多历史原因,包括国家投入不足、企业不重视、相关规定不够严格等。“如果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能够设立门槛,从目录中剔除没有循证证据的中药,那么在使用量的压力下,进行安全有效性研究的企业就会增加。”

但是中医的循证医学似乎很难复制西医的道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曾指出,中医学引进循证医学是必须要做的,但是中药的使用因人制宜,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流派、不用地域、不同季节,中药的服用量都会产生变化,比如在江苏要用6g麻黄,但到了天寒地冻的北京可能就要10克,因此找到符合中医特点的循证方法很重要。

另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循证药学中心相关研究人员也曾分析,传统中医药对临床疗效的评价多依赖经验,缺乏规范化和量化的疗效评价指标。同时,中药方剂采用多种中药联用方式,方剂组成多以增加疗效、降低毒性为主,方剂中多味药的疗效不是单一的,作用机制也不是一个靶点,具有综合疗效,所以建立科学的中药疗效评价体系,已成为大力发展中药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中药质量和循证两大问题,孙晓波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创新对中医药发展来说同样重要。

一方面,虽然传统中医药治病的原理不变,但是和古时相比,现在人们的平均寿命、饮食结构、居住环境、疾病谱等全都改变了,所以中药一定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创新出更适合现在和未来人们现状和需求的中药或药方,以及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让中医药水平更上一层楼。

另一方面,对整个中医药产业来说,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更重要的是传统中医药企业一定是要有管理创新、市场意识创新,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以后,在新形势下能有新思维、新举措等全方位的创新。“如果管理者的思维不变化,还如何做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孙晓波说道。

(作者:见习记者 武瑛港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