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市区农贸市场蔬菜价格一度上涨50%,但随后已经大幅回落。
台风“烟花”叠加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令扬州城中一度物价上涨。
8月4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首批14件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案件,对违法行为实施罚款,其中包括对一起私人倒卖物资的劝诫,以此控制蔬菜、猪肉、鸡蛋等必备食物市价稳定。此外,当地重点区域邗江区已加强对超市物资供应的管理,并保证超市库存维持销量2倍。
8月4日江苏省卫健委的最新疫情公布显示,8月3日0-24时,在江苏新增的35例本土确诊病例中,扬州独占32例。而7月28日以来,扬州累计报告的本土确诊病例已达126例。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披露,截至目前,扬州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44个。
7月31日夜,扬州发布通知称,封控主城区通往全市其他地区的道路、暂停主城区公共交通。除了高风险、中风险地区,主城区低风险小区也实施封控。非主城区通往扬州市外的道路也处于管控状态,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司乘人员及其车辆,方可进出。
这意味着,从8月1日起,扬州尤其主城区基本处于“封城”状态。
扬州就这样“意外”成为全国的焦点之一。“封城”之下,民生问题一时牵动人心,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8月3日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扬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姜开圣坦言,8月2日市区农贸市场蔬菜价格一度上涨50%,但随后已经大幅回落。
稳定“菜场”物价
在扬州迄今发现的确诊病例详情通报中,“逛菜场”出现于不少“中招”市民的活动轨迹中,反映出“菜场”对民生的重要。8月2日,当地以中心城区为主的菜市场菜价突升,引发不少市民的关注。8月4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首批针对疫情防控的管制情况,与此同时,市场物价明显回落到正常水平。
在8月4日,有扬州市民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反映了当天菜场物价,新鲜蔬菜如土豆、豆角等价格基本和疫情前相持平,鱼、猪肉、鸡鸭价格较疫情前略有上涨。“还可以接受。”该市民如是表示,“菜场货品齐全,没有必要囤货。”据该市民透露,8月2日听闻市区不少菜场有很“疯狂”的涨价,并且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不小的恐慌。
囤货、哄抢往往具有传染效应,在市场物价波动的第一时间,当地政府立刻出手进行管制,是维持市场稳定的关键。
根据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价格违法案件通告显示,近日在疫情管控期间,部分猪肉或蔬菜商贩、生鲜超市、百货商店存在不明码标价、标价不清晰、标价不规范等行为,被处以100-200元之间的罚款。
值得留意的是,一名个人通过私人渠道从周边农村地区农户处收购鸡蛋、加价25%进行转卖的行为也被监管,执法人员向当事人下发《行政告诫通知书》,责令其维持物价稳定,禁止借机哄抬物价,对逾期未改正的,将依照相关法律严格实施行政处罚。
上述扰乱市场物价的行为主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执法行为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重点区域超市库存维持销量2倍
目前,扬州市发现的多数确诊病例集中在广陵区、邗江区等中心城区,因此这些重点区域有关居民生活的保障措施更引人关切。
8月4日,邗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丁明哲介绍了当地政府有关保障居民生活的措施,包括协调物资供应车辆、保证超市疫情管控等,并指出目前区内各大超市确保库存维持在销量2倍以上。
丁明哲介绍,在保障邗江区乃至扬州市生活物资供应方面,已向辖区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员工发放小区出入证,协调解决物资保供车辆通行问题,帮助相关企业办理《扬州市防疫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为物资保供企业工作人员出行提供便利。截至8月3日,已累计为相关企业员工办理出入证3858张。
对大型超市,扬州市政府也加强了疫情防控要求,例如对超市逐一检查出入口“两码联查”、消毒通风记录,并逐一查看员工个人防疫信息登记情况。
三是动态掌握市场供应情况,丁明哲介绍,仅在邗江区内,区内各大超市实施生活必需品进货、销售及库存情况日报制度,确保库存维持在销量2倍以上。截至目前,区内16家大型超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区内大型超市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区市场监管部门每天督查区内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物价情况,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丁明哲指出,仍将重点抓住“人”和“货”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从严把控生活物资保供人员健康情况,在全员3次核酸检测基础上,加大对超市一线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二是畅通生活物资保供人员上下班渠道,让足量保供人员奋战在一线工作岗位;三是提高生活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能力,为需要上下高速的生活物资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原则上即到即办,减少办证环节;四是确保生活物资货物安全,在用好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的基础上,抓好供应商、渠道商、销售商三个环节,做到全区生鲜食品检测全覆盖、流程可追溯。
丁明哲坦言,本轮疫情对群众生活的确造成了一定影响,也了解到部分居民对于小区管控和生活物资保障也提出了一些诉求。对此,将专题会办,抓紧研究配套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回应群众关切。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编辑:徐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