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国男子100米比赛的选手苏炳添在东京2020奥运会的半决赛中跑出了9秒83的亚洲纪录,并成为首次跻身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亚洲选手。同一天,中国队在女子铅球项目上也收获了一枚田径金牌。还是同一天,中国的陈雨菲夺得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的冠军,标志着中国羽毛球队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挫败后重新回到世界羽坛的统治性地位。苏炳添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他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作为一位杰出运动员,苏炳添也是一位田径运动的研究者,他作为第一作者在2019年《体育科学》期刊上发表了《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专门论文,其实已经非常充分说明了他的优胜之道,科学训练+团队竞争+国际竞争+保障体系的强大。
在世界级的体育竞赛中占据优胜并非易事。各体育项目对体质特征要求是不一致的。在对力量、速度、耐力要求高的项目中,东亚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处于劣势的。因此,在短跑、跳远、长距离跑等项目上,中国选手历来难以在世界体坛取得较高的名次。
但是,一旦某项目在对基本的体质特征的要求之上加上了技术或技巧的内容,那亚洲黄种人在国际赛场上胜出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跨栏就是这样一个类型的运动。除了要求有极快的奔跑速度外,跨栏项目对身体的协调性控制身体动作的能力——简称技术——有极高的要求。
因此,中国短距离径赛项目上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就发生在男子110米跨栏项目上(刘翔,2006年)。跳高同样是这样一种对体质量特征(爆发力)和技术(身体控制)要求极高的项目。跳高同样是这样一种对体质量特征(爆发力)和技术(身体控制)要求极高的项目。因此,中国田径选手首次打破世界纪录,就发生在跳高项目上(女子—郑凤荣,1957年;男子——朱建华,1983年)。
投掷性的项目如铅球和标枪,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中国选手更可能获得突破。实际上,中国在田径项目上最早达到世界冠军水平的,就有女子铅球项目。
此外,表面来看,举重项目比的是力量,但实际上,举重项目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抓举和挺举的每个环节都有非常复杂的技术要求。所以,中国在举重项目上早早进入世界强队的行列,以及在所有体育项目中,新中国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发生在举重上(陈镜开,1956年),不是巧合。
同时,中国选手长期以来在体操、跳水、蹦床等项目上的优势(以及射击、击剑等项目上的出色表现,更不用说武术)说明在以技术为主要竞技内容的项目上,中国的选手可以长期保持在世界的最高水平上。
但是,在技术上的优势,主要不是由身体特征决定的。在各种运动技术上形成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来自长期的复杂、仔细、全面、刻苦的训练。中国选手长期以来在跳水、体操等技巧类项目上的突出优势,并非中国人的身体天生比别国的人更灵活、跟协调,而是出色的运动员培养体系、训练方法的和足够大量的训练带来的。
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更是非常典型的对身体能力(速度、力量)和技术要求极高的项目。而这类项目在身体能力和技术的基础上,还有极高的战术要求。这一类项目,除了要有很出色的选材体系、训练体系,还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至少在战术方面。
体质特征的基础是生物学决定的。但是,要将身体的潜力开发到极致,获得最高的比赛能力,训练、管理、比赛体系是一个社会可以努力改善的。
训练的知识、方法、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训练水平和设计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都是可以获得的能力。本届奥运会打破了女子三级跳世界纪录的委内瑞拉运动员罗哈斯,就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的算法程序将她和古巴教练推到一起的。苏炳添自己反复强调“走出去”和“请进来”。中国男子短跑队在2010年以后的突破,苏炳添特别强调了聘请美国的教练团队,学习美国的训练方法和训练与科技结合的方法,参加国际比赛,是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来说,奥运会和一般意义上的竞技体育,很自然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组织能力、制度能力。在运动的基础设施的提供——有没有足够的场馆等运动设施——激励大众参与运动、选材和训练体系、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训练和管理方法、国内的比赛、竞争、竞赛体系等等的建设和运作,如何是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群众体育促进竞技体育,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和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执行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非洲国家能派出一个游泳选手参加奥运会,完成100米自由泳项目,本身已经是极大的成绩。而随后该国在全国建设了两个标准的50米长游泳池,同样反映出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而许多需要巨量的经济投入和组织与制度能力的项目,如游泳、自行车、射击等,众多发展中国家依然无法染指。这也是世界竞技体育巨大的不公平。
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了,意味着人民的基本身体素质随着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将获得巨大的提高。加上完整和先进的选材和训练系统,在多数项目进入世界前列是正常的。
中国运动队在长期以来由西方发达国家统治的游泳领域的突破,即是这样一个例子。而中国男子100米接力项目已经稳定在世界前四名的水平,也表现出在总体社会经济和国家能力提高的背景下,通过学习科学的训练方法,加上良好的管理和竞赛应对策略,即便在体质特征上处于相对劣势的项目上,也能够进入世界前列。
(作者系复旦大学政治学系特聘教授。业余马拉松、铁人三项赛、羽毛球和排球运动员)
(作者:王正绪 编辑:李靖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