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创业者李嘉(化名)遭遇一个幸福的“烦恼”。
他创建的AI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公司获得两家创投机构抛来的A轮融资橄榄枝。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其中一家创投机构提出了一项相当苛刻的条款——为了确保李嘉有足够资金按8%年化回报回购相应股权,这些创投机构要求他将数千万元个人财富存入一个“共管”账户,且在业绩对赌协议完成前,这笔钱不许“挪动”。
“这意味着我几乎所有的个人财富与创业成败高度绑定,没剩下多少资金给予家庭富裕生活。”李嘉感慨说。他一度想婉拒这家创投机构,但又不想错失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快速发展的机会。
记者多方了解到,遭遇类似状况的青年创业者为数不少。
一位国内大型创投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这类将个人财富与股权回购绑定的条款,主要出现在企业A轮或B轮融资环节,因为创投机构担心创业企业业务模式不够成熟,一旦投资项目遭遇创业失败,可以通过上述条款“迫使”创业者拿出个人财富用于股权回购,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
他承认,这给众多青年创业者造成相当大的困扰——他们很难在实现创业理想与为家庭创造富裕生活之间找到较好的平衡点。
一位民营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指出,此前他们会建议青年创业者先设立家族信托,将个人财富与创业风险隔离,再开展股权融资。但是不少创投机构随即调整谈判策略——他们会在尽职调查阶段了解创业者是否设立家族信托,要求创业者在接受股权融资前撤销相应的家族信托,避免个人财富“转移”。
因此他转而建议青年创业者先购买年缴制、保额较高的寿险产品,在满足创投机构上述苛刻要求同时,给予家庭一定的风险保障。
“这仍是一个权宜之计。”这位民营家族办公室负责人直言,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创业者与创投机构能够各让一步,尽可能不要将个人财富与创业成败相捆绑。
两难抉择
李嘉此前在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工作,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赚取了数千万元,也算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令他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他回忆说。这些天使投资人既没提出业绩对赌,更没有所谓的绑定个人财富用于股权回购条款。“事实上,目前我创建的AI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公司业务发展相当不错,此前还拿到多位天使投资人的投资款。”
当创投机构在A轮融资期间提出上述苛刻要求时,他一度迷茫。
“起初我曾想回绝这家创投机构的投资邀约,但又舍不得他们给出的较高估值与融资款,这对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他坦言。
近日,他咨询了不少创业朋友,发现后者一遇到这类苛刻条款就直接说“不”。不过,他没有选择直接回绝,而是期望创投机构通过深度了解企业发展前景,能够“退让一步”,不要将个人财富与业绩对赌(股权回购)条款相挂钩。
令他没想到的是,创投机构则一直给他灌输“破釜沉舟方能决胜千里”的心灵鸡汤,甚至搬出他们此前投资过的一个案例,一家国内高科技企业创始人为了支持创业,不惜在创业早期变卖房产维持企业运营,如今这家企业不但成为行业翘楚,还成功登陆海外资本市场。
李嘉坦言,自己有时会被这些创业成功案例所“激励”,一度下决心在股权投资合同签字,但当他看到放弃工作在家照看一对子女的妻子,以及自己肩负的家庭责任,又很快退缩了。
“现在我和创投机构还僵持着,因为我不想将个人财富与创业风险相捆绑,影响家庭的生活品质。”他表示,目前他已收到创投机构的最后通牒,若再不签订股权投资合同,他们将选择放弃投资。
折衷方案“难寻”
记者多方了解到,李嘉的类似遭遇正日益增多。
上述民营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咨询如何将个人财富与创业风险隔离的青年创业者明显增多。究其原因,他们曾遇到创投机构的苛刻投资条款,将个人财富与业绩对赌失败后的股权回购相捆绑。
“起初我们建议青年创业者选择设立家族信托,但很多创投机构已有备而来。”他透露。多家创投机构在股权投资条款注明,创业者在业绩对赌协议完成前,不得设立家族信托“转移”个人财富,并将个人财富转入一个“共管”账户。
对此青年创业者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干脆回绝这笔股权融资邀约,二是寻找其他折衷方案。
“目前,选择后者的青年创业者较多。”他坦言。究其原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迫使创业企业不得不抓住每一笔融资机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否则融资动作稍微慢一步,就会被其他竞争对手赶超而遭遇创业失败。
所谓的折衷方案,主要是青年创业者一面将大部分个人财富与创业成败相捆绑(用于业绩对赌失败后的股权回购),一面拿出少数资金用于购买年缴制寿险,尽可能给家庭留存一笔财富保障子女成长与维持生活品质。
这位民营家族办公室负责人直言,购买寿险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此前,个别青年创业者因过度操劳而突发重疾,导致寿险续费遭遇波折,面临终止风险。此外,寿险在财富传承分配方面的灵活性不够高,未必能满足部分创业者的个性化财富传承分配需求。
(作者:陈植 编辑:李伊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