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科创板“抱团报价”乱象,上交所开展现场检查:机构询价存在定价依据不足等问题

科创板张赛男 2021-07-23 23:13

针对市场关注的新股定价环节网下投资者“抱团报价”等问题,7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交所获悉,近期,上交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部署开展了科创板网下投资者专项检查行动,以引导督促网下投资者规范参与新股发行承销活动。

据了解,上交所已针对网下投资者报价异常行为,建立了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在日常监管过程中,针对报价集中的IPO项目,及时向发行人、主承销商了解相关情况,对报价异常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电话或现场约谈,了解相关情况,强调报价纪律和监管要求。同时,建立了网下投资者报价行为分析模型,对近期完成询价发行的科创板项目的报价明细进行大数据分析,筛查出在众多项目中呈现报价一致性较高、报价较为随意的机构投资者名单。

本次网下投资者现场检查专项行动,即是上交所从近期完成询价的众多IPO项目中,通过大数据排查分析,筛查出的报价一致性较高的,且管理配售对象数量较多、市场影响力较大的网下机构投资者。涉及投资者家数较多、机构类型较为多元,包括10家基金公司、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家保险公司、2家证券资管公司等。

就此,上交所成立了7个专项检查小组,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同时开展现场检查,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共同参与了本次现场检查。

本次检查初步发现,部分机构投资者在参与科创板新股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内控制度与业务操作流程不完善、定价决策机制不规范、支持最终报价结果的定价依据不足、工作底稿未妥善保存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例如,部分机构合规意识淡薄,未明确关键环节双岗复核、通讯设备管控等内控机制,或者存在实践操作和内部规定“两张皮”的现象,报价信息通过口头、群消息等方式传达交易人员,存在价格泄露风险;部分机构未建立有效的估值定价模型,研究报告未明确报价区间建议或者缺少参数设置的详细说明,估值区间到最终报价缺少推导过程等情况;部分机构研究报告、定价决策过程及决策依据未留痕存档,个别机构存档备查的研究报告未在询价结束前定稿或上传内部系统等。

针对本次检查初步发现的问题和违规情况,上交所要求相关网下投资者及时规范整改,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与行业规范要求,依法依规参与科创板新股发行业务。

下一步,上交所将优化完善发行承销制度,持续加强与证券业协会的监管协作,加大对报价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依规从严处理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好科创板新股发行良好生态。

(作者:张赛男 编辑:张玉洁)

张赛男

财经版记者

曾是一名宏观经济记者,现转向微观领域。专注A股上市公司、上交所监管动态。欢迎交流,邮箱zhangs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