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9时,全球正式进入东京奥运会时间。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一体育盛事。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从曾经的一人之战到如今431位的奥运军团,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瞩目,群众体育成绩单亦同样靓丽。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体育进入全面、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居民身体素质逐渐增强,全民健身渐成风潮:广场上,公园里,场馆内,随时随地都能看见国人花式锻炼的身影。
如今,“全民健身日”即将进入第13个年头,国民健康指标已有较大改善,体育产业也将在中国经济大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身高体重不断增加,预期寿命超77岁
居民身体素质增强,最直接的体现是,平均身高与体重逐年增长。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五年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青少年则更为明显,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平均身高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与此同时,国人的平均体重也在不断增加。与五年前相比,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
慢性病方面,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至16.5%。癌症5年生存率十年来提高近10个百分点,升至40.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体格体质的改善,带来了预期寿命的不断提升。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统计公报,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10万、8.1‰、10.7‰降至17.8/10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国民体质为啥变强了?
21数据新闻实验室认为,国民体质得以增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居民收入的提升,为营养、医疗、保健提供物质基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2189元,比2015年增加了46.5%。人均消费支出方面,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自2015年起逐年上升,2020年虽有回落,但近三年仍保持着8%以上的消费比重。
营养状况改善是形成健康体质的直接因素。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普遍提高。比如,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居民蔬菜摄入量稳定在人均每日270克左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比例从1992年的18.9%增加到2015年的35.2%。
在城市里,一些居民还出现了营养过剩的情况,表现为超重、肥胖与一些慢性疾病的高发多发。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部分居民仍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
此外,医疗保障持续加大投入,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2020年全国财政卫生健康支出达17545亿元,相比2015年增加5592亿元。截至目前,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超13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102.3万个,国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国民健康意识提升,生活习惯有意识地改善,也促进了健康指标的提升和优化。国家卫健委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较2015年的10.25%提升了12.9个百分点。
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经常饮酒率均有所下降,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就达到了37.2%。
体育产业规模增长,全民健身成潮流
最近几年,体育健身相关政策密集推出,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健身活动。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的不完全统计,全民健身自2014年被列入国家战略以来, 相关政策文件至少出台有10份,其他体育政策更是层出不穷。
政策推动叠加居民主动运动健身的意识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2.95万亿元,名义增长10.9%,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3.5万亿元。
同时,健身场景也不断多元化。小众运动场景日益崛起,居家健身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0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体育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推出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除了保持健康,改善外形、舒缓解压、社交养生等也成为健身运动的重要诉求。
据天风证券预计,全民常规体育运动参与率由2014年14.7%增长至2018年18.7%,并有望于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23.4%,人均体育运动消费支出由2014年203元提升至2018年的290.3元,并有望于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430.3元。
如今,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瞩目,国民体质也在逐渐上升。我们除了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力外,也可以通过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优化饮食结构、提升运动频率等行为,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靠近。
(作者:谢珍,伍素文,施展华,设计郑嘉琪,张佳俊 编辑: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