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接河南汛情报案总数超9万件 “应赔尽赔、早赔快赔”

最保险李致鸿 2021-07-22 21:24

7月16日以来,河南多地遭遇历史罕见持续性强降雨。7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支持防汛救灾加强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应全力做好保险理赔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集中调配查勘人员、救援设备,建立理赔服务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做到应赔尽赔、早赔快赔。

据不完全统计,保险行业共接到灾情相关报案总数超9万件,以车险为主。目前,理赔服务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例如,7月19日上午9点40分,平安产险完成首笔车险赔付。该名客户使用好车主APP自助拍摄涉水照片,平安产险通过远程定损完成线上赔付。 

7月22日14时左右,太保寿险将14.29万元理赔款送至客户家属手中,用30分钟完成河南暴雨首笔人身险赔付。当日傍晚18点,太保寿险又快速完成了平顶山F先生身故赔案,支付理赔款5万元。

截至2021年7月22日17:00,中华联合财险河南分公司因暴雨灾害报案3627起,其中车险报案3548起,非车、非农险报案79起,合计估损金额1.4959亿元。

截至目前,通过客户报案及主动排查,新华保险共收到与此次暴雨相关的案件5起,涉及身故赔付3起,医疗赔付2起。

车险新条款发动机涉水损失险包含在主险中

对于强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车辆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等问题,慧择奇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潇表示,一般来讲,大部分财产损失保险和人身保险,都将自然灾害纳入承保范围,在投保了足额的保险后,遭遇洪水导致损失,都可以在保险下得到理赔。在投保时,或者保单持有人在索赔时,要关注保险条款和除外责任中的相关规定。

以企业经常投保的财产保险为例,一般有财产基本险、财产综合险和财产一切险三个常用险种,财产基本险仅承保火灾、爆炸、雷击、物体坠落、停水停电停气等责任,但综合险和一切险则包括了洪水等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19日施行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机动车示范产品的车损险主险条款在现有保险责任基础上,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保险责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车险保障服务。

“如果是去年9月19日之后投保新条款的车主,发动机涉水损失险包含在主险当中,不用担心发动机进水导致的损坏。在去年9月19日之前投保的车主,如果没有单独投保发动机涉水险,发动机进水之后导致的发动机损坏是免赔的。”某财险公司人士介绍。

巨灾保险应结合大数据积累经验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强调将金融工具运用到政府的公共管理过程中。其中,建立全面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马潇表示,巨灾保险主要作用是有效分散风险,弥补灾后损失,减少政府负担。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剧烈,极端天气频现,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推动巨灾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国务院颁布“新国十条”后,巨灾保险制度在部分省市进行了尝试与探索,我国各地政府推动巨灾保险行动也比较迅速,云南大理首个农房地震保险,深圳市、宁波市启动巨灾保险,广东、浙江、福建厦门等台风暴雨多发地推出台风暴雨洪水为主要责任的巨灾保险,在机制上主要以政府出资、保险公司或联合体承保方式运行,提高了当地居民和社会抵抗巨灾风险和损失的能力。

以广东的巨灾指数保险为例,以台风风速和最大降雨量为保险理赔依据,当其对应的指数达到或超过预设阈值时,保险公司即根据气象部门出具的认证报告进行理赔。该过程的简便性,使得指数保险与传统保险产品相比,大大增加了赔付款项的给付效率,提高了救灾重建工作的时效性。

马潇建议,目前,巨灾保险应结合大数据积累经验,做好灾前风险准备,增强产品可持续性,提升偿付能力。

不过,巨灾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保险产品不够丰富,当前的巨灾保险主要以地震为主,针对台风、洪水、突发卫生事件等多灾因的保险保障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等。”此前不久,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谈及巨灾保险发展取得的一些成果时,也坦言其中存在的短板。

引导社会更好地认识保险的作用和意义

越到关键时刻,越显保险重要。马潇认为,人们普遍认为保险是非刚需产品,而场景是触发保险消费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实中很多人购买保险往往由身边亲近的人遭遇疾病或事故所引发。但在实务中,借助灾难事故宣传保险又陷入道德困境。这需要政府和全行业共同积极营造保险教育和消费的氛围,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保险的作用,同时保险经营者要改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行业形象,让消费者信任保险,才能发挥保险社会生活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经济补偿功能、资金融通和运作的功能,补充了社保保障资金运作效率低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各方需要引导群众更好地认识保险的作用和意义,逐步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及能力。”某保险公司负责人称。

(作者:李致鸿 编辑:曾芳)

李致鸿

资深记者

专注金融保险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