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世界意义与贡献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重要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广东有哪些更好的经验?记者就此对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进行了专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和启示
南方财经:请您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毛艳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一是政治制度的保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把制度革新作为反贫困的首要前提,认为消除剥削是反贫困的先决条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尽管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问题。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彻底消除贫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反贫困的根本手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认识和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
三是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人员众多,如何消除贫困,再实现共同富裕?这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过去40年,我们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好的东部省份率先发展,之后又通过东部支援带动西部,实现共同发展,从而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一项很重要的举措,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体现。东部带动中西部,城市带动农村。202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超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均超过1%。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共同推进,使得中国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成色更足、质量更高。这不单是解决了中国人民基本的温饱问题,与之同时,我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意义
南方财经: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球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毛艳华: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实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一道路提供了示范、经验和道路指引。从人类社会讲,少有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国家实现全面小康、脱贫,这是有目共睹的。
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关键是要解决好脱贫攻坚制度与治理问题,寻找有效的治理方式,中国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也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的治理方式。
换句话讲,广大发展中国家要从自身经验出发,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财富。还要更好地解决分配问题,保证大多数人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这是中国为全球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提供的最宝贵经验。
南方财经: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您如何理解“新”的含义?
毛艳华:新道路,讲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确实要更好地从方方面面统筹起来,走出自身的特色发展道路。
“新”要区别于过去,从中国自身来讲,就是我们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过去我们更多重视经济增长,不注重社会发展、生态文明,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有时或会导致返贫困。事实上,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上,曾经发达的国家停滞不前或又重新返贫困的不在少数。因此,要注重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主要矛盾。过去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新”字含义的变化。
此外,“新”还有很多含义,比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互相合作、互相开放、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们国家对全球化、全人类发展提出的一个新公共产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14亿多人口,GDP占全球比例超过17%,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本身就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坚持扩大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广东智慧
南方财经:作为经济大省和外贸大省,广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哪些好的经验?
毛艳华:广东由于经济先行一步,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在国内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创造了很多经验。广东过去脱贫攻坚的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扶贫。从2008年开始建产业转移园区,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到粤东、粤西和北部山区,带动这些区域的发展。产业合作是广东省解决精准扶贫、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经验。产业扶贫是开放式扶贫,让这些贫困地区产生造血功能,形成内生发展动力,这在全球贫困发展中至关重要。
广东省过去探索的“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更好地带动了贫困地区产业的自身造血能力,它通过珠三角地区把外围地区联动起来,建立产业园,引导农村地区人口留在本地就业,发展本地产业,实现致富。并且,产业扶贫是一个体系,近年来广东省高质量推进“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粤菜师傅”三大培训工程。通过劳动力培训,来解决好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就业,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第二,教育扶贫。在全省21个地级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全覆盖,珠三角地区很多高校都在粤东西北建立分校。
第三,互联网扶贫。广东省互联网比较发达,通过在农业地区和山区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以此来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中没有销路、没有市场的问题,带动产业发展。
第四,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广东通过各种渠道建设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机场群、港口群、水资源配置和信息科技基础设施等,实现城乡区域互联互通,促进要素便捷流动,资源高效配置。目前的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市通,每个县市基本通了高速公路,以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
第五,较早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可能不平衡,但基本公共服务全省应该均等化。在全省建立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制度,来更好地解决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
第六,消费扶贫。广东持续推动工业消费品下乡、家电下乡行动,通过“三下乡”活动把家电电器带到农村贫困地区,使更多农民过上现代化生活。这些好的探索,都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广东智慧。
最后,推动区域协作。比如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是先发达地区带动后发达地区发展的一个典型事例。广东长期以来对口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区,在开展扶贫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贡献价值。
南方财经:广东应如何进一步推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毛艳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一直都是广东比较突出的问题。广东一直强调,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思路,就是要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我认为主要抓手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实施好“双区”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战略机遇,更好发挥大湾区这一核心区域的带动功能,从实施都市圈一体化规划、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产业链区域联动对接和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多个方面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格局。
第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大湾区已具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雏形,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区域,主要突出创新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粤港澳科创合作,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承担更大的作用,成为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带动全省全域协同发展。
第三,沿海经济带要扩大开放水平。在新时期国家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广东沿海经济带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条件,处于高速发展的上升时期。省里已出台支持汕头和湛江两个省级副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的方案。通过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强与大湾区产业联动,发展绿色石化、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海洋经济等产业集群,可以打造成为广东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第四,北部生态发展区要加快绿色崛起步伐。首先要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条件,以便更好吸引人才和市场主体,形成内生发展动力。
其次,要加强区域产业联动,发挥比较优势,把大湾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产业链联动起来,同时在产业定位上要注重绿色生态,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数据产业、健康养生、绿色食品等产业群。
最后,要创新区域协作发展机制,如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区域对口帮扶协作机制提出的生态补偿机制,等等。尤其是要按照“十四五”规划确定的“3060”双碳目标,做好碳排放权试点,完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在能耗指标、碳排放指标和用地指标等方面加快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作的横向补偿关系。
(作者:白洁 编辑:林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