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完善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避免新一轮的农产品市场“蛛网效应”
这一轮猪肉周期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强干扰,实施临时储备收储,可以稳定价格。
来源:南财音频
随着全国平均猪料比价升到4.90∶1,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中央和地方已经做好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截至6月28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格为每斤17.53元,比2月中旬下降42%,目前猪肉零售价格已连续22周回落,主要原因是国内生猪产能在持续恢复,存栏量持续增加。近期,养殖企业急于出栏意愿较浓,生猪供应较为充足。同时,随着天气转热,猪肉消费处于淡季,市场需求相对疲软。
根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2021年6月第4周猪料比价数据显示,这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4.10元/公斤,环比跌幅11.04%;全国猪料比价为4.34,环比跌幅9.39%。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804.38元。预计因为连续22周回落以及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为了减少更多损失,加速了出栏价格的下跌。
农产品市场存在一种蛛网效应,即由于农业生产存在较长的时滞,但生产者往往根据上一轮价格来决定下一轮生产。因此,会出现在价格涨高的时候一窝蜂扩充生产,造成下一轮收获时产量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会挫伤生产积极性,造成减产又会抬升下个周期的价格,形成产量与价格周而复始的波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构成蜘蛛网一般交织的形状。
中国猪肉市场也存在明显的蛛网效应,当前猪肉价格被两种疫情冲击放大了蛛网效应。2018年8月国内局部发生非洲猪瘟,到2019年年底全国一共扑杀120万头染疫生猪,再加上大量死亡,导致猪肉供给大幅锐减,猪肉价格从2019年春节后就持续走高,并在整个2020年维持高位运行。
2020年,一方面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养猪,比如实施补贴政策,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种猪场、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并要求全国每个省都有一个明确的生猪饲养、生猪存栏增量的目标,到2020年12月31日,全国生猪存栏量必须达到往年正常水平。这鼓励了大量企业和个人涌入生猪养殖,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甚至表示超过1000家房地产企业进军养猪行业。
另一方面,2020年全国平均猪价大部分时间都在15.0-19.0元之间,即使养猪成本最高到9元一斤,一头250斤出栏的生猪就能赚到1500-2500元之间。这些扶持政策与养猪暴利叠加,再加上去年新冠疫情的隔离政策客观上令非洲猪瘟销声匿迹,刺激了养殖数量大幅增加。2021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就开始连续下跌,形成涨跌波动较大的局面。
造成养殖户竞相降价抛售的另一个原因是,养殖依赖的玉米价格的上涨。玉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将近40%,最高达到1.35元/斤,造成饲料价格也出现上涨,与年初相比每吨涨幅接近1000元。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成本还不断增加,出现了生猪大范围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下跌的现象。
可以看出,这一轮猪肉周期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强干扰,实施临时储备收储,可以通过“托市”减缓市场恐慌,稳定猪肉价格。当然,尽管猪肉价格连续下跌,但刚刚跌至2018年同期略高的水平,这可能是政府在此时开始入市收储的原因,称之为猪肉价格快速回落可能更加准确。考虑到玉米价格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养殖户成本上升,若猪肉价格继续下跌,亏损可能会扩大。
不过,正是由于猪肉价格连续下跌,才避免了今年通货膨胀的上升压力,给货币政策留下自主空间。当前政府更要留意避免刺激新一轮的蛛网效应,频繁的过山车行情对于生猪养殖企业而言,将会失去养殖的积极性。
(编辑:陆跃玲)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