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美国政府无法否决美国企业对中国的供应链需求
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主要影响了中国低端制造部门的出口,但精准打击了美国高端产业。
音频来源:股市广播
日前,苹果公司写给美国贸易代表的一封信件被曝光,苹果敦促白宫放弃向中国增收高达25%的关税。与此同时,美国戴尔、英特尔、惠普和微软也发表联合声明,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把笔记本电脑和平板设备纳入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清单。
信息电子产业是美国具有全球主导性优势的领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制造,并且中国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1990年代初期,信息电子产业刚刚起步,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与此同时,美国从事信息电子产业的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并逐步的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产业链与制造中心。这种分工带来的一大好处是,大幅降低了信息电子产品的成本,有利于大众化,而中国制造效率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这种优势。
当前,美国政府威胁对剩余的32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将全面覆盖美国企业的电子产品:美国企业在中国制造并返销美国的商品。这将是对美国企业的精准打击。
以苹果为例,其9成产品在中国生产,如果美国对苹果产品加征关税,会导致苹果产品涨价,这带来两种后果:首先,苹果在本土市场主要与三星竞争,但三星绝大部分产品都不在中国生产,所以,三星将会获得在美国市场相对苹果的巨大优势;其次,华为产品并未在美国市场销售,所以加征关税对中国企业几乎没有影响,反而会因为苹果销售因关税增加影响销量与成本,意外获利。因此,加征关税是对苹果的“定点打击”。
为什么美国企业集体反对加税,而不是将制造部门从中国转移出去呢?就像四家企业在声明中所说,“美国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目前依赖中国供应商来满足美国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短期内寻找替代供应来源是不可行的”。而苹果在短期内转移产能更加不可能。
因为当前供应链的形成是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渐形成,而中国之所以称为制造中心,首先是拥有数量庞大的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其次是拥有高效率的物流系统与基础设施。现在,想要在东南亚、印度或者墨西哥等地区投资替代中国制造,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因为,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培训需要时间,一方面对基础教育要求很高,同时对数量和成本也有要求;其次,对港口、高速公路、机场以及物流公司构成的高效物流系统要求很高,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需要所在国政府和企业具有强大的规划与投资能力。
据报道,苹果已经要求其主要供货商评估将15%至30%产能从中国移往其他国家的可能性。考虑到苹果零部件大都来自东亚地区以及美国,迁往东南亚的可能性更高。但是,苹果其中一家主要供应商认为,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水平远低于中国,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如果进入越南,短时间内供应链集体迁移会导致人力成本可能比中国还高。此外,这一地区产业链不完整,更多的依靠进口,这会大幅提高运输成本。
包括苹果在内的美国企业在他们的声明中表示,关税将影响美国的消费者,不利于生产力和创新,破坏美国工业的竞争力。这是因为,如果加税则会大幅降低他们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从而降低利润以及相应的研发投入,影响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生产部门被迫从中国转移出去,在缺乏足够可靠的人力资源背景下,存在低效率风险。也会沉重打击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但更大问题还在后面,英特尔还单独提交了一封邮件道出了真正的忧虑,他们担心会引发蝴蝶效应,进一步影响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部署5G技术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对运输、工业自动化、健康、物联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增强计算功能的进步。这是因为与此前以PC与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现在5G时代刚刚开启,是一个更加无比巨大的新市场,如果这时候美国企业遭受关税打击或者供应链动荡,那么,美国企业可能会在5G时代的应用中落伍。
可以看出,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主要影响了中国低端制造部门的出口,但精准打击了美国高端产业,并且是在信息电子产业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显示了美国决策者对全球供应链体系缺乏基本的认知,认为用关税就可以改变供应链,事实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美国企业的优势,就是建立在高效稳定的全球供应链,一旦这个优势不存在,将会动摇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编辑:李响)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